1. 首页 > 优秀作文

《最大的“书”》课文 最大的书尺寸

《最大的“书”》课文

在日常的学习中,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识点吧?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,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。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《最大的“书”》课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《最大的“书”》课文

一天,爸爸带川川去爬山,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,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。川川走过去,奇怪地问:“叔叔,您在看什么?”

“我在看‘书’呢!”

“哪里有书啊?”

“岩石就是书啊!你看,这一层一层的,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?”

川川认真地说:“这上面有字吗?”

“有。你来看,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,叫雨痕;这是波纹的足迹,叫波痕;还有这写闪光的、透明的,是矿物。它们都是字呀”

川川又问:“这上面有图画吗?”

叔叔说:“有。你看,这儿有树叶,有贝壳,那儿还有一条鱼哩!”

“这能说明什么呢?”

“它告诉我们,在很久很久以前,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。后来,陆地沉下去,就变成了大海。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,海底慢慢上升,这里又变成了高山,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。”

“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?”川川总爱刨跟问底。

叔叔说:“用处可大哩!它能告诉我们,那里埋着煤炭,那里埋着铁矿......把着本‘书’读懂,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!”

“太好了!太好了!”川川高兴地说,“等我长大了,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‘书’!”

《最大的“书”》教案

【教具准备】

一棵大苹果树。(能贴在黑板上)

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。(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)

小黑板。

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认识“质、勘”等10个生字,会写“册、岩”等12个字。
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读好人物的对话。

3、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,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。

【重点难点】

写好笔画“竖撇”。

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样,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,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。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,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,而其中的化石,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。

《最大的“书”》教案

教学目标:

1、在学生质疑、解疑的过程中读通课文。

2、学习课文10个生字,学写2个生字。

3、激起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。

教学准备:

多媒体课件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谈话预热。引“书”。

孩子们,今天是4月12日,一个对于我来讲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,因为今天我和咱们在坐的小朋友相识。再过11天,便是4月23日(屏幕出示4月23日)这一天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。知道这一天吗?老师告诉大家,这一天是“世界读书日”,也叫世界书香日。让我们每个人都爱读书,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书香味便是这世界读书日的意义所在。小朋友平常喜欢读书吗?你都读过哪些书?

二、揭题读题。导“书”。

看大(瓜皮是什么意思?四川人说瓜皮可能有以下三种意义:一是此人是傻子,神经有问题;二是此人不聪明,反应比较迟钝;三是此人是其最喜爱的人,瓜皮是对他的爱称。)家这么喜欢书,老师这次可就真来对了。实话告诉大家,老师这节课是专门到咱们中间来向大家推荐一部特别的书。(补充课题:最大的“书”)

看看这题目,这书特别在哪里?

读题:谁来读读

三、初读识字,读“书”

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?让我们打开课本83页,一起走进这本最大的书。

一页的,我们的书上有字,这岩石书上有字吗?

3、学习5-6自然段

(1)岩石上有字。

1看谁又对又快地在文中找出描写岩石上有字的自然段。(5、6○

自然段)

2指名读5、6自然段。 ○

3岩石上的字指的是什么?用“~” ○

(雨点——雨痕 波浪——波痕 闪光的、透明的——物质)

(2)这本岩石“书”真神奇,请带着神奇的语气来读5、6自然段。 过度:岩石“书”上有字,多么神奇啊!岩石“书”上还有别的吗?(有)

4、学习7、8自然段

(1)岩石“书”上还有什么?(结合图)“图画”,从图中能找到岩石“书”上的图画吗?有哪些?(树叶、贝壳、鱼)

(2)齐读第7、8自然段(用不同的语气读出川川和叔叔的对话)。

5、岩石上的字和图画能说明什么?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。 过度:原来这本“书”是蕴含着这么多的知识,读了这本“书”有什么用呢?

6、学习第11、12段

(1)哪一段告诉读这本“书”的作用?(11、12段)

(2)指名读。

(3)本段“……”(省略号),省略了许多宝藏,你能说出其他的宝藏的名字吗?

(4)大自然还有很多很多宝藏,等待同学们去发现,研究,只要大家把这本“书”读懂,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。有信心读懂这本“书”吗?

(5)川川和大家一样,你能猜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?

(6)勤学好问的川川学到了这么多知识,他高兴吗?你从文中哪段看出来?(13自然段)

1读一读川川说的话,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?(高兴) ○

7、喜欢文中的川川吗?为什么?

8、你喜欢文中的地质勘探叔叔吗?为什么?

过度:同学们都喜欢文中的叔叔和川川,让我们分角色读他们的

对话吧。

9、分角色朗读课文(川川、叔叔、爸爸、旁白)

(1)通过川川和叔叔的对话,就知道最大的“书”指什么?

三、总结

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,需要我们仔细去思考,认真去研究。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,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《大自然百科全书》一类的书籍,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吸取营养,感受大自然那无穷的魅力。

四、板书设计:

19、最大的“书”(岩石)

教学反思

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,解决科学知识。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,以其便捷、直观、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,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。但由于有时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现象,导致这个辅助工具“想说爱你也不容易”。在这节课中,我努力采用后置的方式呈现课件,既不使汉语过于直白,失去了应有的汉语味,变成了课件展示课;又比较准确地解决了常识性知识,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、相互促进。当然在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大自然中更广的“书”时,我则采用前置的方式展示课件,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。

准确把握“书”的内涵,引领学生走向生活。在本课的教学中,我准确把握三个难度的“书”,即平常的书,文中最大的“书”,大自然中更广的“书”。我以平常的书引入,以大自然中更宽泛的“书”结尾,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,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,走向大自然,使学生的视

一层一层 有字:雨痕、波痕、矿物 穷宝藏 有画:树叶、贝壳、小鱼

野不再被禁固在本教室,使汉语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堂。

《最大的“书”》教案

对小同学来讲,《最大的“书”》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,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。因此教学中,教师应加强对同学朗读课文的指导,特别要指导同学读好人物的对话,引导同学在对话中发现,体会,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发生浓厚的兴趣,发生研究、探索的愿望。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会认10个生字,会写12个字。

2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读好人物的对话。

3、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,培养从小关注科学、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认字写字,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。

【信息资料】

1、生字卡片。

2、收集有关地壳变化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、图片资料。

【教学时数】

两课时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第一课时

〖切入举偶〗

1、依题激疑:你们读过书吗?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?(板题)课题中的“书”为什么加上引号?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?

2、展示激趣: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,启发: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?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?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“书”,看看这本“书”是怎样介绍的!(板题)

〖对话平台〗

一、初读

1、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,读准字音,把课文读通读顺,识字生字。

出示“我会认”的内容,引导同学进行识字交流,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,说说自身已经认识了哪些字,是怎样认识的?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,如熟字加偏旁、形近字换偏旁、组词语以和同学个性化的记字方法。同时把自身不懂的词语作一标志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。

2、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。分段合作读文,互相检查读文情况。教师巡视吸收反馈。

3、教师出示生字卡片,开火车读,相机引导同学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。同时,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、字形等相关内容。如:“册”是平舌音;“质”读第四声;“岩”和“印”的声母都是“y”而不是“r”;“痕”字的下面是“艮”不是“良”等。

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同学交流识字经验,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。

二、写字

1、出示“我会写”中的“岩、册、宝、刨、痕、质”。

2、引导同学从笔划、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。组织同学进行交流,教师相机强调。

如:“厚”字上下都无点,“宝”字下边是“玉”不是“五”,“印”字右边是单耳,不能写成双耳。

3、“挑战难点字”。启发同学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,师生评议。

4、同学临写,教师巡视指导,同桌互相评议。展示优秀的作品。

观察、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,引导同学到板前范写难点字,激发同学写字的积极性,培养同学大胆尝试,向困难挑战的精神。相互交流与评议,促进了同学欣赏水平的提高。

三、质疑

1、快速读文,考虑: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?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?

2、组织交流,解决疑难。

这一环节,可有效地发展同学的问题意识,培养读书能力。解决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,和时地了解了同学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。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,其他涉和课文内容的问题,可以简略处置,为下节课作准备。

第二课时

〖对话平台〗

一、回顾

1、听写(指读)词语:

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

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

2、接读课文,引导同学回顾课文,进一步检查同学的读文情况。

二、研读

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,让同学在读中感悟,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。

问题假设:

1、文题中的“书”为什么要加上引号?

2、这本书里有什么?有字吗?有图画吗?

3、读了这本书,我们能知道什么?

4、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?

引导同学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,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。如:自由读、小组交流读等。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,互相补充,教师相机点拨。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同学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。如:宝藏、刨根问底等。

阅读是同学个性化行为,引导同学读中考虑,读中探究,读中感悟,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。突出了同学的主体地位。

三、演读

1、小组合作演读课文。

角色选定。

熟读对话。

分角色朗读,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。

创编动作。

2、朗读展示,师生一起评议,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。

3、猜中想。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?说说你的根据。你能猜测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?你有什么样的感想?

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,组织同学进行角色扮演,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,促进了同学阅读能力的提高。同时通过“演、创、猜”活动,也培养了同学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。激发了同学们探索自然的兴趣,发奋学习的热情。

四、写字

1、出示“我会写”中的“埋、陆、铁、底、趴”。组织同学观察其笔划、结构等方面的特点。

2、教师范写同学认为的难点字。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。

3、同学练写,师生评议。

【《最大的“书”》课文】相关文章:

《最大的“书”》课文精品[10篇]03-05

课文《最大的麦穗》课堂实录03-13

最大的敌人作文12-29

最大的奖赏作文10-09

最大的奖励故事07-19

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作文02-15

我最大的遗憾作文08-03

年轻是我们最大的资本,同时它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10-08

寒号鸟课文03-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