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 > 优秀作文

中华传统美德经历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诵读100篇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

诗曰:陈昉眷属,七百余口,上下相亲,孚②及百狗。

宋朝陈昉有一个备受瞩目的家庭,那就是以纯朴厚道的家风,代代承传的陈氏家族。陈家上下有十三代人,共同生活在一起,有七百人之多。他们的祖先陈崇德高望重,为家族制定了严格的家规,希望子孙后世得以恪守不移,代代相传,从而使纯朴厚道的家风能够绵绵远远地传承下去,至久不息。

到了陈昉主持家务的时候,家道依然非常的厚朴善良。陈昉为人温和厚重,以身作则,勤勤勉勉,使得陈氏家族枝繁叶茂,代有贤人,全家上下充盈着一派吉祥和顺的景象。

家族人数如此众多,他们的生计如何维持呢?原来,陈家的子弟都克勤克俭,维持着非常俭约朴实的生活习惯,一切的事务,都尽可能自己动手来完成,从来都不委用仆役或者婢女。“习劳知感恩”,孩子们从小沿袭纯厚俭朴的家风,了解物力维艰的道理,知道一切都来之不易,所以他们一生都能够刻苦耐劳,知足常乐。

陈昉家中,矗立着一座特别建造的厅堂,非常宽阔,能够容下七百多人共聚一堂用餐。每到吃饭的时候,大家都穿着整齐,扶老携幼地来到厅堂中。彼此见了面,感到分外地亲切,都互相地问长问短,问寒问暖。他们按照年龄、尊卑的先后,次,为中国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成为了我们尊崇的古圣先贤之一。他的`教育思想至今对人们有很大影响。可见,一个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有多么重要。

希望,全天下的妈妈都成为有智慧的家长,全天下的孩子都成为积极进取,蒸蒸日上的好孩子!我们共同做到“每天进步一点点,做最好的自己!”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5

东汉时期,有位很有学问的人,名叫杨震。杨震家境贫寒,还有老母亲要奉养,只能一面教书,一面靠种地来维持生活。

杨震五十岁那年,被派往东莱做太守,管辖好几个县。上任的路上,他路过昌邑县,住了一晚。昌邑县正属东莱太守所管辖,而县官王密,恰恰是杨震的学生。

晚上,王密单独拜见杨震,看旁边没有人,悄悄从袖子里掏出十斤黄金,送给杨震。

在旧社会,下属给上司送礼以求得庇护,本是公开的秘密。杨震却很不高兴,沉下脸对王密说:“咱们相处了许多年,你怎么一点儿都不了解我呢?快把黄金收回去!”

王密还以为他假意推让,连忙说:“这会儿夜深人静,您收下吧,没有人会知道的。”

杨震摇摇头,说:“不对,这件事天知道,地知道,你知道,我也知道,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哩!”

王密听了,满面羞愧地走了。

杨震做官十分廉洁,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,不拿不应该得的钱财。他的生活也很俭朴,家里常吃素菜,出门不坐车子。老朋友劝他替子孙积点钱财,他说:“只要后世的人指着我的'子孙说,这是清官的后代,就是最厚的遗产了。”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6

暑假里,我读了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》中的《曾子杀猪》一文,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。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,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,所以她对儿子说:“儿子,你不跟我卖布,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。”儿子一听有肉吃,就不闹着去了。妻子回来后,发现曾子正要杀猪,妻子很舍不得,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。而曾子却坚定地说:“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,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,就不应该后悔,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,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旁样。”于是曾子把猪杀了。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.人。

读完这个故事,我深有体会。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,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,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。记得有一次,妈妈带我出去玩,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,可是我却没有写,一拖再拖,企图蒙混过关。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,孔子曾经说过: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,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,我决心改掉以前的怀毛病,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。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7

今天,我读了学校下发的中华美德故事,读完后,使我大有感触,让我飞外了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、有毅力。

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《磨杵成针》。李白以前总是不好好读书,可是有一天,李白遇到了一位老奶奶,她正在把一根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针,李白看了十分震憾,他明白了一个道理: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从此,他发愤要好好学习,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诗人。

读完了这个故事,我心中为之一振,“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”。老奶奶真有毅力要把这么粗的铁杵磨成一根细细的绣花针。我心想:既然铁杵都能磨成针,那么我们生活中的小事又算什么呢?看看这个故事,在对比生活中的自己,我自叹不如。

记得有一次,我要参加钢琴七级的考试,可是,由于以前我一直忙于做功课,没有时间弹钢琴,即使我有空,也懒得弹,所以离考试只有几个星期了,我还弹得疙疙瘩瘩,一点也不熟。面对老师的责备,父母的唠叨,我下定决心要每天练琴,把曲子弹熟。从那一刻开始,即使功课做得再晚再累,我都要坚持每天弹几小时琴,经过我不懈的努力,终于通过了钢琴七级考试。

通过这件事,我飞外了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、有毅力,这个品质将使我终身受益匪浅。

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《卧薪尝胆》一文。文中的主人公,越国国君勾践,为了报仇,从皇宫里搬了出来,搬到了一个又破又烂的小茅屋里。屋顶上垂下一颗大苦胆,每天尝一口苦胆的味道,过着穷苦清淡的日子,用以锻炼自己的意志,不忘过去的'耻辱。与国人们同心协力,经过了十年的强政励治,推动了国家各方面的能力,振大了势力,终于打败了吴国。

这个故事让我飞外了:做事要有恒心,要有毅力,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,才能战胜困难打败困难。在生活中,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。有一次,我在弹钢琴,那首曲子音很多,我刚弹到一半,手就又酸又痛,简直不能动了。那一瞬间我真的想放弃算了,可我突然想到了平时老师常对我们说,做事不能半途而废,一定要坚持到底,就可以取得成功!于是我忍耐着酸痛,继续努力弹钢琴。终于,我在钢琴老师那里通过了这首曲子。我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欣喜不已。

从这次事件中,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重要性。让我明白了,只要刻苦努力,坚持不放弃,有恒心有毅力,最终都可以成功!所以,我们要向文中主人公学习,用自己的恒心自己的毅力,到达成功的彼岸!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8

寒假里,我读了一本书,名字叫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礼智信》。读了这本书,我的感悟很深,从那些感人的故事情节里,反映出了一个个真道理,值得我们去学习,去深思。

我最喜欢看的是《曾子杀猪》这个故事。故事主要讲的是:曾子是孔子的学生。有一天,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,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,所以她对儿子说:“儿子,你不跟我卖布,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。”儿子一听有肉吃,就不闹着去了。妻子回来后,发现曾子正要杀猪,妻子很舍不得,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。而曾子却坚定地说:“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,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,就不应该后悔,我不希望自己的.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,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。”于是曾子把猪杀了。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。

读完这个故事,我深有体会。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,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的,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。记得有一次,妈妈带我出去玩,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,可是我却没有写,一拖再拖,企图蒙混过关。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,孔子曾经说过: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,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,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,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。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9

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,我很喜欢端午节,却从来都没听说过它的来历。

直到有一天我读了屈原先生的故事,才明白妈妈给我包的好吃的肉粽子也有它深厚的历史故事。屈原先生不愿意同流合污,他认为世界上的人都醉了而只有他还保持着清醒,他很绝望,最后投了汨罗江。

世人为了感念他的忠烈,害怕他的尸首被过往的鱼儿吃掉而向河里扔粽子。从此包粽子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。

读完了故事我很难受,在感慨屈原先生对于国家的`忠心的同时,也渐渐明白了他的伟大与孤傲不屈的品质,他那忧国忧民的气度让我很是敬佩。

赤诚本是我国传统美德。岳飞的精忠报国,范仲淹先生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们那颗坦诚纯真的忠心。

我希望我长大也能成为他们那样的人,保有一颗坦诚的心看待这个世界。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0

前不久我读了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》这本书,里面的故事令我深有感触。特别是其中的诚信篇让我认识到了诚信的可贵。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字叫《曾子杀猪》,讲的是孔子的徒弟曾子诚实守信,教育儿子时竟因妻子哄小孩子的'一句话:“回来我给你杀猪吃。”便把猪给杀了,来实现承诺。后来他的儿子也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,让人十分信任与尊敬。

同时也让我想起了狼来了的故事,那个爱撒谎的放羊小孩,只为多次骗人,最后他的羊全被吃掉了。真是应了一句话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。

然而,现在的很多人为了金钱而不讲信用,如:黑心奶粉、地沟油、瘦肉精,还有穿的黑心棉等等,都是一些商家为了赚钱,而不讲信用,害得我们老百姓吃苦,我妈妈成天一买菜就会唠叨,“你说啥能吃,你说还能买啥?”一买电器就会问,“老板,不会是假的吧?”让人们什么都不敢买,买了也不敢用,唯恐伤到人。

这些唯利是图的人,害得人们真假难辨,真是太令人生气了,不过一次次的欺骗,只会让人更警觉,会让人们的眼睛更亮,从古至今,只有诚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,这是真理,那些不讲诚信的人们快点觉醒吧,否则你们会输得很惨的,因为只有“诚”才能取“信”。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1

班昭女诫

诗曰:汉室班昭,常惧黜辱,赐①号大家,宫中教督。

东汉有个才女,姓班名昭,是曹世叔的夫人,她是著名学者班彪的女儿,早年守寡,很有节操品行和法度。她的大哥班固作《汉书》,还没有完成就亡故了。汉和帝就下诏书叫班昭继续做完。后来又屡次召她到皇宫里去,那时候邓皇后和宫里的许多贵人们都用事奉先生的礼节对待她,称她一个美号叫“曹大家②”。她曾经说:“我嫁到曹家四十几年,时刻小心恐惧戒谨,常常恐怕有过失,受黜辱,以致丢了爹娘的.丑,增加里外的连累。又恐怕几个女儿嫁到人家里去失礼,以致羞辱班家的宗族,于是做女诫七篇。”

【注释】①赐:cì,给,指上级给下级或长辈给晚辈。②家:ɡū,同“姑”,“大家”是古代对女性长辈的尊称。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2

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: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,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。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知识与道德的关系,也感觉到道德的重要性。坐在窗前手捧着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》,我的心被古人那优秀美德所浸润,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一天。 一直拖了好几天,实在熬不过去了,我只能拖着我的那双破了却舍不得扔到的球鞋。 你如果真的舍不得,就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去修一下就行了! 你都要读三年级了,这点小事应该难不倒你的。妈妈的坚持使我无计可施,我只得拎着球鞋,拿着妈妈塞给我的五元钱,冒着炎炎烈日往小区门口走去。

妈妈真是的,以前从来没有让我一个人做这样的事,现在却以我读三年级为由让我自己去补鞋,唉!真是衰啊。难道她还不知道我素来是害羞的`性子?走到小区门口,我傻眼了,虽是一个小小的鞋摊,却人满为患,我只好低着头排在后面。 鞋摊的人络绎不绝,我一直淹没在人群之中!忽然从人群中钻了个头出来:小朋友,补鞋吗?我惊了一下,他,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,操北方话的老人。嗯!我点点头,脸有些红。把鞋拿过来吧!他笑着说。 挤进人群,我心里异常轻松,先前那种徘徊时的沉重步伐变得轻盈起来。这位老人多好啊!我想着。

这儿坐,很快就好!他给我拿出一张小板凳,身子稍一欠,用他的围裙擦了擦凳面,示意让我拿去坐下等待。我接过他给我的凳子,竟然有些不知所措。老人看到了我那副囧样,朝我微笑地点点头,此时我的紧张感在瞬间释放了,我安心地坐在他的鞋摊边看他为我补鞋。 只见针线在鞋上不停的穿梭着,原本脱线的两个鞋面身不由己的又合拢在一起了,老人就像一个魔法师,三下五除二,一剪、一粘、一敲、一捋,鞋子又焕然一新。看着这一切,一种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头,那是一种让人感动的心情。 我交给了老人五元钱,找你一元。他亲切地说着,找零钱去了。刹那间,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际,由模糊而强烈:要不要给他道个谢?是呀,是呀!道谢给这么慈祥的一位老人。

可是那是多么难为情的事啊!对他说声谢谢么?修了鞋,付了钱,居然还要说谢谢!嗤!怎么说得出口?因为似乎觉得这玩意儿过时了,没必要!现实中真这么做未免太做作,老人会理会吗!的确,我并没有得到比别人更多的照顾,但顾客与店员之间的关系难道仅是金钱上的关系吗?倘若我还小,我可以奶声奶气地说:谢谢,老爷爷!倘若我已经是大人了,我可以潇洒地随意地说声:麻烦了!可为什么我却没有胆识说呢? 给,拿好钱!亲切的话语又响起了,我似乎于心有愧,低着头,但在接钱的一瞬间,心却突然间豁然开朗:谢谢,老爷爷!我终于将谢谢说出口,此时,我觉得今天的阳光格外灿烂,空气格外清新,回家的脚步也格外轻松。 现在我终于飞外了,我的那一声谢谢说出口后,为什么人会一下子那么轻松,因为这就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,也是一种美德。从那以后,无论什么事,当受到别人的帮助时,我总忘不了说一句:谢谢!谢谢成了我的口头禅。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3

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有许许多多感动天地的故事,这些故事被人们广为流传至今,而故事的主人公更是被人们赞不绝口。近日来,我一直在读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》这本书。书中的故事,使我飞外了受益终身的道理 。

当我读完了《金孝拾银》的故事后,我感触很深,故事主要讲了,卖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银子,在母亲的' 劝导下他返回到原处找到失主,而失主却赖他偷拿了部分银子。相持不下时,县官来到。最终银子被判给了金孝母子。我很是佩服金孝母亲的品质,自己的儿子拾到了一包银子,她并没有为银子而动心,反而教导儿子返回原处找失主,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多可贵呀.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屈指可数。有的人甚至去偷东西,这样的人更应该向金孝的母亲学习。故事中的县官也很是让我佩服他没有私吞银子,而是公正无私地判了案。在如今,像他这样这样两袖清风、正直无私的官人又有几个呢? 读了这个故事后,我学到了人要正直无私、不贪心、诚实,才会有更大收获。

读了曾子的一个故事后,我感触颇多。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曾子的妻子为了不让儿子跟着她去买布,而对儿子说:“儿子,你不跟我去买布,回来后就让你吃猪肉”儿子一听有肉吃,就不跟着去了。妻子回来后,看见曾子在杀猪,妻子很舍不得,哭着求他不要杀,而曾子却很坚定地说:“人不可言而无信,你已答应了儿子,不能反悔,”最后曾子还是把猪杀了。是啊,人就要像曾子一样言而有信,不可出尔反尔。作为大人,更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。在今天这样的社会里,在这样社会里的人们,更应该向曾子学习,人不可因为一己私利,而丢掉了人生中宝贵的东西---诚信。在这个故事中,我学到了人要言而有信,才能在社会中立稳脚。

同学们,古人们都有这么美好的品德,何况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呢?让我们携手一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,铸就辉煌明天吧!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4

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,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,我们要传承这些美德,并将其发扬光大。

我很庆幸自己能结识这本书,它蕴含着许多的中华美德,以及最具有说服力的名人小故事。在当今社会中有许多的中国人还牢记着中华美德,所以至今还发生着许多感人的故事。现在有的小学生对此很重视,但是有的根本就不把它放在眼里。今天我就要针对这两种情况来谈谈我的看法。

在书的第一讲里明确指出要做个尊老爱幼的人,我们且不说尊老,来说说爱幼。“爱幼”顾名思义是爱护幼小的意思。我们身边有许多小朋友,可我们有没有爱护他们呢?我亲眼瞧见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。

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,我们放学回家。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雨使得大多数同学没带伞。一路上到处都是抱怨声,我暗自高兴,因为我带伞了。不一会儿一朵朵伞花绽放了出来,同学们都钻进了别人的伞底下,街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。我站在那儿等我的同学,飘飘洒洒的雨丝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珠帘,透过这细纱般的珠帘,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正焦急的等待着家长,我靠近了一点,雨水顺着他那圆圆的小脸蛋淌了下来。雨骤然间下大了,正当我跑着想去帮他时,忽然一声稚嫩童音传过来:“哎呀,某某某,你怎么淋湿了!”我停住了脚步。一瞧,一位胖胖的'小女孩握着把小花伞奔了过来,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裤子她也全然不顾。“爸爸还没来么?喏,这把伞给你先打着吧!”她把伞送给小男孩后,转身奔跑着消失在雨幕中去。在她转身的一刹那,我看见她肩上的端端正正的“二道扛”,被雨水冲刷的格外耀眼。再看看我肩上的“三道扛”真是后悔当时没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。这短短的两句话,令我惊讶万分,她才二年级呀,还是一个被人爱护的小女孩儿,居然有如此高尚的美德,平时只有在书上看得到,未曾想过竟真有此事,真是难得。

看见这件事情,我的心里真像是有千言万语,如果说世界上作恶的人能真正飞外中华美德里所讲的尊老爱幼,能想到做坏事给别人带来的后果,我想世界上的恶人也不会增加了。反过来,会发生更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不是吗?

有子曰:“孝悌也者,其为任之本与!”希望这句话能让每一个人牢记于心,才可以做到扬孝悌美德,做尊老爱幼的人!

文章介绍了曾子是孔子的学生。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,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,所以她对儿子说:“儿子,你不跟我卖布,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。”儿子一听有肉吃,就不闹着去了。妻子回来后,发现曾子正要杀猪,妻子很舍不得,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。而曾子却坚定地说:“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,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,就不应该后悔,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,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。”于是曾子把猪杀了。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。

读完这个故事,我深有体会。以前我经常说话不算数,答应别人的事也没有及时做到,为这事没少惹老师和父母生气。记得有一次,妈妈带我出去玩,我答应了回来后要写一篇日记的,可是我却没有写,一拖再拖,企图蒙混过关。现在想想多不应该呀,孔子曾经说过: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一个人只有说到做到,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,我决心改掉以前的坏毛病,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。

最近,我读了一本名叫《中华传统美德故事》这部好书,他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美德故事,非常引人入胜,它即增长了我的历史知识,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启发。

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,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,出现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历史人物。这部书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,向我们展示了勤奋好学,热爱祖国,自强不息,诚信不愉,勤劳节俭,尊师敬老等种种中华传统美德。

书中勤奋好学篇讲述了一些历史人物故事勤学苦练,刻苦读书的故事,深深地吸引了我。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,他是个大思想家,教育家,也是一个谦虚好学的学生。他向师襄子学琴,同一首曲子,他不停地练呀练呀,连续几个月,从清晨练到深夜,手指尖都沁出了血,最后终于领悟到了乐曲的深奥之处,连老师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。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苏秦每次读书到深夜,倦意袭来时,就拿起锥子狠扎自己的大腿,他发奋苦读,使学业大进,终于成功说服六国君主,合纵攻秦。还有西汉学家匡衡壁借光,远代大画家王冕痴狂学画,明朝文学家宋濂抄书苦读,等等。这些故事我很喜欢,也从中知道了一个道理:只有勤学苦练,付出艰辛的汗水,才能获得成功的果实。

历史上那些很有学问,事业辉煌的人都具有勤奋好学的优良品德。他们在生活很困难,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能够咬紧了牙关,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,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读书,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吗?

勤奋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,也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品德。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,要发扬孜孜不倦,勤学好问的精神,才能读好书,才能自强,自立,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书山有路勤力径,我们只有艰辛跋涉,奋勇攀登,才能到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品德的高峰!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5

《孔融让梨》这个故事千古流传。今天,我翻开《神童点子故事》,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,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《孔融让梨》故事。呵,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!四岁的一天,爸爸从集市上买来了一些金黄的鸭梨,他让孔融先吃一个,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,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。原因是自己年纪小,应该吃小的。

读到这里,我才知道,“年纪小,应该吃小的”,说得太好了。以前,我总觉得,我是小孩子,应该多吃点。每次妈妈让我选吃的,我总会比了又比,选了又选,哪怕只大一点点,也是好的啊!上学期,我被评为“有孝心的好少年”单项奖,我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。每一次餐桌上有什么好菜,我就先夹给妈妈,对她说:“妈妈,请吃!”每次中午学校发餐点时,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递给妈妈,对她说:“妈妈,你吃吧。”直到看着妈妈吃下,我才放心地离开。每天晚上,我总是把热水袋冲足电,交给妈妈,对妈妈说:“妈妈,请你捂脚。”

在姐姐十五岁生日的宴会上,服务员端上了一大盘烤鸭。我拿起一块面,夹了一些鸭肉和葱,蘸了酱,把两头裹起,卷好。 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我。我想:你们可别以为我是个“馋嘴猫”,我可不是做给自己吃的!我放下筷子,用双手将烤鸭递给妈妈,大声地说:“妈妈,您吃!”在众目睽睽之下,妈妈接过网我递给她的烤鸭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。一桌的'叔叔阿姨、爷爷奶奶都赞不绝口,说:“高梵晟真孝顺啊!”“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向高梵

晟学习。”我听了,心里美滋滋的:看来,我都成为大家学习的“有孝心的好少年”的榜样了,我一定要做得更好!

现在,我才知道,孔融四岁时就飞外谦让,而我新年都九岁了,这么做也是完(oem是什么意思?oem是指品牌拥有者不生产产品,而是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,自己控制着产品销售渠道。)全应该的。孟子说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今后,我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心、爱护身边的每一个人,要做一个当代的小孔融。

【中华传统美德故事】相关文章:

中华传统美德故事03-03

中华传统故事03-10

中华美德故事03-11

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参考答案05-05

中华韵作文09-25

巍巍中华作文07-29

中华与文字作文09-04

中华汉作文12-02

中华精神作文11-12

中华骄傲作文12-11